近日就“杭州马某某涉嫌煽动分裂国家、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有关情况”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,网友们争相吃瓜、媒体们争相强抢流量,“杭州”“马某某”的背后是资本和媒体的疯狂炒作,批了“杭州马某”的标题文章可谓获得了流量密码—赢麻了。
#杭州马某某涉嫌煽动分裂国家新闻披露#在网络媒体上一石激起千层浪,媒体举起了高流量标题党、群众开始了疯狂吃瓜,最后连胡锡进老师都看不下去,在媒体上站出来说通过权威部门确认,是“马某某”而不是我们想的那个“马某”。
A股还五一休假,港股早间开市,一则“杭州国安局对马某采取刑事措施的消息引发关注”,以阿里为首的互联网股突然崩盘跳水,京东、快手、美团、腾讯等纷纷杀跌,恒生科技指数一度超跌4%
从新闻开始到辟谣也就是一个小时的时间,阿里巴巴等互联网港股就出现了巨幅波动,跌幅最大达到9个多点,“马某”一字之差,万亿互联网市值弹来弹去。后来阿里等股价在经过突发跳水后,又快速拉回,盘中一度翻红。开盘半小时就经历大幅深V,惊心动魄的背后还是离不开资本的诱导和炒作。在网友们吃瓜的背后,资本的“抄底”已经完成了新一轮巨额盈利。
那么说到底这个“瓜”,资本靠要靠谁来煽动情绪呢?是媒体。媒体在我们眼中应该是公正的、客观的、记录事实的,但是现在这个社会对媒体来说,流量是老大。央视新闻标题紧扣“马某某”字样,但媒体依旧选择“杭州马某”来争相报道,是媒体人不知道、不清楚吗?不,某些媒体一定知道,把标题改成“杭州马某”更能吸引眼球、更能获取更大的潜在流量。事实是什么?事实就是媒体利用一字之差博取大量流量,最后再报道一个新闻后续报道,这件事就翻页了。事件发酵后没几天,就会有更加吸引眼球的新闻出现,互联网的记忆是短暂的,大众更是健忘的。
这不由又扯到最近的上海疫情,各路大V博主疯狂利用大众的情绪蹭流量,谁家的菜坏了、谁家的小区又出事了,消息简直比上海人还精通,利用群众近段时间对上海的反感,把个别当成普遍,大肆宣传,生怕舆论不够乱、生怕已经水生火热的上海人民过得太好,看热闹的网友拍案叫绝,他们呢人设流量双丰收。
在此,想对各位网友们说一句:理性吃瓜,智商在线,别做紧随大流的乌合之众。